石屏民族风情——歌舞
石屏民族民间音乐舞蹈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。最著名的彝族《海菜腔》和烟盒舞;其次,北部山区的彝调(曲子)也为人们喜闻乐见。
彝族《海菜腔》
石屏彝族《海菜腔》,又称“石屏腔”、“曲子”,俗称“倒搬桨”,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“海菜”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,流行于异龙湖畔、陶村鸭子坝、牛街、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(三道红)聚居地区。同时,也为汉族所喜爱,流传于建水、开远、通海、个旧等地。《海菜腔》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;由青年男女在山野、田间、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。
石屏自明初实行军屯,继又有江南汉族大姓移民垦殖。大量汉族迁入,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汉文化。石屏彝族(三道红)与汉族杂居,渐渐同化于汉族风俗之中,他们习汉语,受汉文化的影响较深,有的子弟,读汉文,致力于科举,取进士,步入仕途。
《海菜腔》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,有领唱、有帮腔、有问有答。音域宽广,昂扬激越,优美动听,旋律起伏连贯,婉转悠扬,尤如异龙湖水
,清澈明亮,声浪如波。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,耳闻目睹,心领神会,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,是憎是爱,出声直露情怀。无论湖中、山林、田地间,随时皆可唱曲对歌,男女歌声互答,其情融融乐乐,非见高下,不肯停声。
彝族《海菜腔》,歌词是汉语,曲调保持彝族音乐风格、节奏细致多变,旋律悠长。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,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伴合,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,张口即来,字正腔圆,大概是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的缘故。《海菜腔》以对唱为主,对歌中夹对白话,出品成章,滔滔不绝,妙趣横生,别开生面。
《海菜腔》唱词,从内容上分,有试曲、勾曲、抽曲、热曲、扫曲、离曲、挂曲、怨曲、闲曲、怪曲等,都是附合情绪的即兴创作,反映出男女青年在爱情生活中的喜恕误用乐、悲欢离合。
彝族烟盒舞
石屏彝族烟盒舞与《海菜腔》,是同生共长的姐妹篇,以传统的装烟盒(以竹片圆形为边,梧桐树薄片为底盖做成;)为道具,左右手各持一面合,以手指弹响作节拍,舞蹈形式有双人舞、三人舞、集体舞,内容多表现生产生活,模拟动物的动作形态,十分丰富,千姿百态,优美动人。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,热烈而铿锵的四弦声,欢快的笛子声翩翩而起。情绪豪放浪漫,动作优美精巧,潇洒轻快;有声有韵,刚柔相济,松紧有致辞。善舞者,套路形象生动,妙趣无穷,技巧动作,高雅而幽美,令人神往,令人陶醉,所以,烟盒舞能享有盛誉,长久不衰,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观;也为省内外音乐舞蹈专家、学者所青睐。石屏彝族烟盒舞,从50年代至今,被艺术团队搬上舞台,曾二进怀仁堂,在全国和海外有一定影响。
朴喇鼓舞
朴喇为石屏彝族的一个支系,居住于县城南部的冒合乡,牛街乡山区。朴喇鼓舞,原属其民族祭祀时的舞蹈,作为祭礼天地山神、祖宗神灵所演奏。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,“龙马山”龙马成妖,作祟人间。后来有位骄健勇敢和朴喇男子绷鼓打跳,震住龙马妖怪,使山村居民得以安居乐业。以后,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,朴喇男女老幼皆上山跳鼓,谷称“踩山”,这座跳鼓山坡,也因称“跳鼓坡”。
“鼓舞”,只舞不歌,时而尖吼,舞者先喝洒提兴,再击鼓舞跳。其形式有双人舞和集体舞二种,动作晃胯扭腰、粗犷豪放,与鼓点合拍即可,舞到兴上,连人带鼓,在地上翻滚,直到精疲力竭,方才收场。观者又戏称之“乱脚舞”。
彝族妇女(花腰)舞龙
喜庆节日,耍龙舞狮,是中国各民族的传统。舞龙者,因奔跑、跳跃运动量大,一般都选择身强力壮而又灵活机警的青壮男儿,唯石屏哨冲乡是彝族妇女(花腰)舞龙。
花腰妇女舞龙,别具风采。时而骏奔,时而团转,时而静舞,时而松开,时而聚拢,皆只见龙飞、龙游、龙腾,不见人影,宛如蛟龙出世,活灵活现,观者欣叹,无不称奇夸赞。在2000年新世纪钟声敲响之即,天安门广场上万龙腾飞,石屏哨冲的花腰女子舞龙队以其精湛的舞技、独特的服饰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赏。
龙武高跷
踩高跷是农村在喜庆节日的一项艺术表演。男青年穿上古装,扮作各种人物角色,脚下踏木竿高跷,边走边舞。通常所见的高跷,高不过三四尺。而石屏龙武高跷,高一丈多,可称高跷之最。
双脚各踩一丈多高的木竿高跷,莫说是走路、舞蹈、就是站起来也得有相当的胆量,可对龙武彝家小伙却小菜一碟,跨步如飞,如履平地。堪称石屏民族风情一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