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钟山石窟
石宝山位于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。石钟山则是石宝山南部的一座支峰,因山上有石如钟而得名。这里峭壁磷峋,交错矗立着奇岩异石,有如狮蹲象定,又有如蛙跳鱼游,且险且怪。被当地人称为“活不耐烦松”的扭松遍布于山间幽谷。那松树并不高壮,却扭得奇怪,一棵棵好似麻花。这怪树与那怪石相照应,怪上加怪,使石钟山更添几分美魅力。南山坡上,翠竹环抱着一群古色古香的屋宇,那便是石钟寺。寺里有一巨石,形如倒扣的巨钟,故以石钟山称。素有南国瑰宝之称的石钟山石窟群就雕凿于此。
石雕共16窟,全部雕凿于石钟寺附近方圆十几里内的悬崖峭壁上。石窟造像的题材大致有如下几类:
一类是佛像。这类石刻数量多、艺术水平高,它反映了南诏大理国时期佛教在白族地区盛行的情况。这些佛像大多是禅宗风格的如来、阿难、迦叶、文殊、普贤、观音和地藏王等,也有密宗格调的人大明王等,而八大明王造像作为佛教密宗艺术珍品,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。这些佛像或正襟危坐、或亭亭玉立,或竖眉瞪目、或妩媚多姿,有笑有愁、有哀有怒,雕得有性有灵,充满了人间社会的生活气息。仿佛“人”化了的神,展现了南诏文化渊源及白族雕刻艺术之精湛。石钟寺区第五窟的“愁面观音”性格特征颇为突出,俨然
斧神工使然。在雕有佛龛、佛塔以及小径、持杖者、抱琴乐师、上山樵夫、入山修道的苦行增、童于、仙鹤、猴子等寓意深山苦修的背景下,观音身躯前倾,面目瘦削而凄苦,苍眉俯视,好似愁肠万断,流露出内心深处对苦难众生的慈悯。而第七窟的甘露观音又雅得玉肌丰腴、端庄使美,与其说是慈悲为怀的菩萨,不如说是绝代住人。有趣的是,观音的胸口有个缺洞,传说那是因为她虔心修行,用甘露为人间降福,可有人不信,于是她毅然剖开胸口,掏出赤心,将其捧在钵内,以示心诚,表现出一种执著、坦白、勇敢的精神,所以人们又誉称她为剖腹观音。
另一类是南诏王者造像。石钟山石窟有三窟南诏王的雕像,其中第二窟“阁逻凤议政图”最为突出。此窟人物众多,场面壮观,极富民族特色。全窟凿成一座宫廷大厅,上檐雕着花纹、连珠纹、垂帐纹三种花纹,还雕着高卷的人字形幔帐,富丽堂皇。厅堂中央坐着南诏风云人物阁逻凤。两旁簇拥着文武大臣及侍从。他们或拿仪杖、或举旗旗、或揣宫扇、或捧宝瓶、或握宝剑、或执曲柄伞,姿态不一。人物精神饱满,每个人物的外表和性格都不尽相同。侍者所持的八面旗帜向不同方向飘舞,产生一种静中有动的效果。全窟高1.45米,宽1.50米,人物多达16人。构图虽复杂,却在有限的空间内把人物雕得栩栩如生,连人物衣褶的线条也层层折皱,细致如真。整个石窟主题突出而和谐,表现了高超的雕刻技艺。这些王者造像还像一面镜子,反映了南诏社会政治生活的若干侧面,成为了解和研究南诏历史的珍贵资料。
石窟还有一类题材是深目高鼻、挽螺髻、披氅、束腰带、穿长靴的外国人像。在狮子关的第三窟就是这类人像,旁边还刻有“波斯国人”字样。此外,狮子关第二窟“酒醉鬼观音”、石钟寺区第一届分侧阴线刻的螺髻披氅人都属此类。
石钟山石窟中还有一座很特别的雕刻。在石钟寺区第八窟佛龛正中莲花座上,雕着一具巨大的女性生殖器,当地白族语称之为“阿盎白”。“阿盎白”两侧壁上分别还雕着造形生动、构图独到的毗卢佛和多宝佛。为什么女性生殖器会赫然雕刻于佛像之中呢?其实这并不奇怪,这是母性生殖崇拜的象征。
当地白族妇女中,至今还残留着向“阿盎白”祈祷、跪拜、抹香油以求子嗣的习俗。像这样的石刻在我国其它石窟中是绝无仅有的。
剑川石钟山石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数百年间开凿的,距今已有千余年了。云南是古代石窟文化并不发达的地区,然而在南诏到大理国时期竟有如此辉煌卓越的艺术品,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,显示了白族人民高超的艺术创造力,这千年无价之宝堪称民族文化的奇葩。1961年,该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|